聚力京冀晋蒙,共筑生命防线——缺血性卒中全程规范化管理区域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9 15:09 已有 71 人浏览
近日,由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承办的“缺血性卒中全程规范化管理区域学术会议”在平谷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神经内、外科领域专家,共同围绕缺血性卒中全程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区域卒中防治水平的整体提升。
会议由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副院长陈奕菲主持。
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拥波教授、平谷区医院副院长侯克东出席并致辞。张拥波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卒中救治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通过多学科、多区域协同推进,本次会议为京津冀晋蒙地区医师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对提高区域溶栓取栓能力、完善卒中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侯克东副院长表示,期待通过学术共享与实践探讨,进一步推动平谷区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
专题讲座环节由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春鹏主持,多位专家带来前沿内容分享。北京朝阳医院刘赫教授围绕高龄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系统介绍了多模态CT模型在围手术期评估、血管处理、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秦鼎教授则从绿色通道优化、多学科协作、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四个维度,全面阐述了取栓治疗能力的提升路径。
在“脑心同治”板块,北京友谊医院高翔宇教授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管理的策略与实践,强调了联合冠脉造影与全脑血管造影在临床与经济效益上的双重优势。北京天坛医院刘艳芳教授对《2024年卒中学会指南》进行系统解读,尤其聚焦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的循证推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钱海蓉教授则针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出应重视脑小血管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讨论环节由欧阳取平教授、沈俊岩教授、冯新红教授、杨海华教授、刘伟教授、乔立艳教授等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观点碰撞激烈,为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思路。
会议尾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青峰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对本次会议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强调平谷区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在卒中救治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继续加强学科与区域间融合,共同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提升。
次日,参会学员还参加了2025年京津冀脑血管疾病高峰对话暨第六届京东卒中交流会,并获颁结业证书。
平谷区医院副院长陈奕菲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区域医疗协同的实践。 未来,平谷区医院将继续与各兄弟单位携手,共同绘制覆盖“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全周期的卒中健康防治地图,为百姓构筑起更加坚实的生命防线。
编辑/宣传中心